IGN小课堂#34:模拟器

中立的技术。

IGN小课堂#34:模拟器

今天的小课堂我们来说说emulator(仿真器),通常我们会称之为模拟器。

模拟器指的是在计算机平台上,基于计算机编译的,可模拟执行特定之硬件平台及其程序的软件程序。当我们运行某个PS3模拟器时,这个模拟器便是在电脑上模拟出了PS3的环境,使得原本PS3独占的软件能够在电脑上运行。

模拟器首先要能够成功运行特定硬件平台(街机/主机/掌机/其它)的软件,然后要解决效率问题——如果在i7+1080Ti环境下运行《战神2(God of War 2)》时只有10帧,那这样的模拟器是没什么价值的。某款Wii U模拟器从诞生到能够在一般PC上流畅运行了Wii U游戏便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。如今最火热的任天堂Switch也有模拟器了,但功能、效率都很不完善。

模拟器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各种软件提供一个长期兼容的平台,在10年、20年后,即便软件原先对应的硬件停产、消失,我们也依然能够方便地运行这些软件。这一点在街机上体现得很明显——你现在很难找到上世代80/90年代街机基板了,但热心人士早早制作了相应的模拟器,你很轻松地就能在电脑上玩到纯正的街机版《街霸(Street Fighter)》《拳皇(King of Fighters)》。

一些主机厂商在推出新主机时会考虑兼容老主机上的软件,硬件兼容(直接为新主机装上老主机的关键芯片)的方法简单直接,PS3早期就是这么做的,但这成本不低。所以现在的厂商都采取软件兼容的方式——成本低、效果有时甚至更好。微软的“向下兼容计划”背后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。

It’s been a longer, stranger road than you could’ve imagined.

我们如今在PC平台上看到的模拟器基本都是民间爱好者制作的,模拟器+PC意味着无边无际的自由,不管制作者本身意图如何,它和游戏盗版之间的天然联系都无法让相关厂商视而不见,将制作、传播模拟器的人告上法庭也是常有的事。不过也存在一些模拟器制作者被厂商看中、为官方相关项目服务的例子,这可以说是很好的结局了。

作为一项“造福后世”的技术,模拟器有其存在的必要,但作为影响游戏软硬件市场发展的潜在威胁,对其进行管控也是很有必要的。我们相信这会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。

本期的小课堂就到这里,希望能给各位新手玩家带来帮助!

如需转载,请联系IGN中国 编辑部。